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D.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5.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是()A.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他的实践。B.指20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南充高中2011年面向省内外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f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6.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明“鲁迅”。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C.第四段指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两种思潮,是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的现实背景,同时引文也说明了“鲁迅”的价值。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三、分,每小题2分)(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