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三)依法参加居住地社区组织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四)已婚育龄夫妇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五)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务。第二十条流动人口持居住证,有固定住所、稳定收入、在居住地连续居住一定年限的,可以申请居住地常住户口。第二十一条随同监护人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居住地享受义务教育。居住地所在学区学校受办学规模限制不能接收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近入学的学校。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办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应当通过网站、公告栏、服务窗口等主动告知流动人口可以享受的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第二十三条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居住地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依法维护。第二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在流动人口服务
4
f管理工作中获取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第二十五条流动人口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居住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七条流动人口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百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九条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对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或者申报居住变更登记不依法办理的;(二)在办理居住登记、居住证或者居住变更登记过程中,违反本办法规定向流动人口收取费用的;(三)对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行为不依法及时处理的;(四)非法披露、买卖或者使用流动人口信息的;(五)其他侵害流动人口权益的。第三十条本办法所称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是指户口簿、护照、机动车驾驶证、户籍证明等。第三十一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不适用本办法。第三十二条已办理《陕西省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本办法实施后申领居住证,其居住期限连续计算。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1996年7月8日省政府发布的《陕西省暂住人口管理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