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吉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必修四专题一“我有一个梦想”20175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主备人:刘孝军审核人:陈德钊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弄懂文章。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比喻论证方式和排比、对偶手法。
3分析孟子的政治主张中的“仁政”思想。
★重点难点:归纳文言知识点和比喻论证方式;孟子政治主张中的“仁政”思想。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
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
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2、背景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对外争城夺
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
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梁惠王也不例
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却“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
的政治主张。
二、自学检测
(一)正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好.(
)战
数.(
)罟.(
)不入.(
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谨庠.(
)序之教
然而不王.(
)者
)池
弃甲曳.(
)兵而走
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
鸡豚.(
)狗彘.(
)之畜.(

申之以孝悌.(
)之义
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
(二)释义:
第1页共8页
f安吉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必修四专题一“我有一个梦想”20175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无.失其时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①河.内凶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谷不可胜.食也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⑤王无.罪.岁
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⑦养.生.丧死无憾也
⑧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