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动作。再有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不正确,教师没有及时指导纠正,或者运动量过大、剧烈运动后不做整理运动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15场地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
f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安全标准而存在安全隐患。如场地不平、室外的单双杠陈旧支架不稳、雨后操场未干、较滑,跑道沙子外露,沙坑内有钉子、碎玻璃等杂物、跳远的踏跳板放不稳或地面不平,这些都是跑步、跳高和跳远受伤的一个原因。如果在课前对此类安全隐患没有进行正确的评估,在课中就有可能导致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
2伤害事故的预防对策21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要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的预设,并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从课堂的组织到场地器材的布置无不要细致考虑。充分认识伤害的危害,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22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知识的更新率很快,更新率为每年1520。大学生体育知识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采用不同的渠道与方式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法、内容、组织等方面要科学合理,技术动作难易程度适当,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运动中,由于动作不规范而发生的运动损伤是常见的,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要认真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合理动作,教会规范的技术要领,使学生在运动中能合理的运用技术动作,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23加强安全卫生教育
f大学生普遍身强力壮活泼好动,但安全相关的生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及医学常识却相对缺乏,以至于意外发生时,学生往往手足无措,连简单的包扎伤口都不会,甚至因不懂简单常识而酿成大错。因此,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室内上课时间,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运动伤害事故预防的教育,增强学生对预防的自觉性。
24消除体育场地设施隐患。场地设施隐患是学生体育课易受伤的另个因素。现在一些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空间越来越小,设施也不完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受伤的危险系数增大。所以学校应按照安全标准,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彻底的摸底、检查,体育教师在备课中充分备好场地器材,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的情况,加大安全系数。25建立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学校投入资金设立伤害事故快速处理工作小组,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场馆改造与扩建,更新体育器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