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作者:陶新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08期
摘要:而今,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就业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劣势和不足,这是因为市场机制、思维、环节开展、效果评估等多方面所制约和导致的。本文分析了设计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模式。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贯彻与落实,这是由于在民办高校中学费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而考虑到设计学类专业的实习对于硬件设施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校企合作的应用能够有效将实训教学转移至企业,这既是对民办高校实践教育成本的节约,同时也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提高其实际岗位操作能力,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以我院设计学类专业为例:为保证校外实训基地专业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学类专业除了完成校内实训室之外,又相继与沈阳各个设计类企业或公司建立了巩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计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所设置的实践课程都能在这些教学基地中有效展开,全部实践教学课程都能落实到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深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校企合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共同参与原则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这就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岗位训练过程当中,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这对于学校而言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实施过程。作为一种商业合作行为,校企合作的基本洽谈点在于市场运作方式,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导向下落实校企双方的职责与权利,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校企合作的模式也表现为社会化活动的形式,有着显著的高成本及规模化特征。(二)灵活适应原则适应性与灵活性也是校企合作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行业发展特点出发,通过不同合作模式的制定提高校企合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设计学类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积淀过程中发展实践意识,这也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优势,在利益共同化的驱使下校企合作模式的落实真正促进了学生、学校及企业等多方面共赢。(三)引导激励原则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校企合作过程中矛盾和冲突是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