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走进湿地公园,陶醉于眼前的景色。公园里的花真多啊,一眼望去,满园姹紫嫣红,犹如花的海洋;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红的像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公园里的花真香啊,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流连忘返。”多传神啊!方法正确,学生的写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三、定时
在许多随课微写的观摩课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安排学生进行随课微写,直到下课多数学生都没有写完,只好遗憾而无奈地安排在课后进行。究其原因,就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因此,教师在布置随课微写的任务时,要给学生规定写作时间,最好是5~8分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微写作。教学《穷人》一课,桑娜矛盾的心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安排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这种表达方法写一段话,时间严格控制在六分钟以内。写作完毕后,马上安排同桌交流,互看互评,时间是两分钟。最后进行展示、评价活动,时间是两分钟。这样明确告知时间,限定时间,学生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微写作,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定量
随课微写中学生只有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随课微写并不是课课写,每天写,教师要把握好写作的量。一周最好安排2~3次就行了,力争少而精,不求数量,只求质量。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对自己的微写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关键的是呵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了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要呵护孩子的习作热情、习作兴趣,小心地开发,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五、定“价”
做事要有始有终,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随课微写进行总结与评价。及时而准确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舞学生在随课微写的道路上一往无前。随着新课程习作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对小学生随课微写的评价标准也日趋多元化。如:对于巧妙运用了课文写作方法的微写作,我们可以说:“聪明的孩子,能学以致用,你真了不起!”对于使用文中表达方式的微写作,我们不妨可以说:“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细致的心!”……这些语言评价,犹如和风细雨给了学生随课微写的鼓励,是师生心灵上的一次次无声的沟通。
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种微小的写作方式,能让写作更接地气,更加有效。在随课微写的指导中,教师只有正确“定位”,精心“定法”,合理“定时”,严格“定量”,及时“定价”,才能提高随课微写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张雅秋走向真实和开放的写作J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