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理论知识》育萃教师为大家带来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理论知识部分知识供大家参考!1、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2、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3、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4、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5、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6、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7、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8、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f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