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资本流动理论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具体表现为产品市场的不完善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性、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善性和政府政策及管理导致市场不完善性等四个方面。第二,跨国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推动力是在不完全竞争条
1
f件下所获得的各种垄断竞争优势。由于市场存在以上四个方面的不完全竞争,跨国企业往往就是该行业的垄断者或寡头者,它们拥有东道国企业所不具有的“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即:A技术优势;B组织管理优势;C规模经济优势;资金优势,D另外还有销售网络、市场信息等等。金德尔伯格(1969)在《美国企业跨国经营:直接投资六讲》中进一步指出,仅仅强调国外利润率高或劳动力成本低并不足以说明海外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跨国企业在市场非完善性条件下所拥有的知识资产和规模经济等垄断优势能确保其获得高于本国企业的利润,这才是跨国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所在。第三,跨国企业倾向于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其独有的垄断优势。海默指出,跨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是因为市场结构,特别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非完善性,使得企业通过出口或者许可证交易方式不能获得知识资产的全部收益。海默还用寡头反应行为即各国寡头企业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建立地盘来加强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其基础仍是各国企业的各种垄断优势。英国经济学家邓宁1988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运用多种变量分析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具备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强调经济发展水平以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动因起决定作用。国内对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地研究也比较深入。贺琼,孙伍琴(2004)从浙江的人均GDP水平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指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马郑惟(2008)对浙江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尽管民营企业比国企更具备跨国投资的优势,但民营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却面临着内外两层因素所带来的困难。吴海娟(2008)以浙江省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案例与数据为研究材料,对中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相关问题做了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研究、理论分析、案例分析这几种研究方法。徐艳,熊永芳(2008)立足浙江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概况,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分析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和优劣势,并结合前人的投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