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部分机井开采地下水等,累计新增供水能力大约为1400亿m3左右,即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有可能达到6500~6700亿m3。另据需水预测结果,2010年,全国仅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需水量就达到2700亿m3左右,就是说,能够供给农业使用的水量约为4000亿m3,与现状大体持平。由于新增灌溉面积需要增加用水,改善提高现有灌溉面积的灌溉条件和保证率也需要增加用水,加之林果用水、畜牧用水、养殖用水增加,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13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水资源有限而需求不断增长,使灌溉发展面临艰难境地:一方面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农业用水不可避免地要向工业和城镇生活让水;另一方面要解决日益增长的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又必须在提高现有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的同时新增灌溉面积,需要增加用水量。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的道路。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远低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如果普遍实行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潜力十分可观。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都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水稻浅湿灌溉和旱田沟畦改造则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喷、微灌可提高输水部分的利用率,又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并可以改善作物的蒸腾环境、减少蒸腾。如果到21世纪中叶,我国2200万hm2井灌区80以上实行喷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2933万hm2渠道灌区骨干渠道80以上实现防渗,水稻全部推广浅湿灌溉,旱田实施田间工程改造,并辅之以节水灌溉制,管理措施,则可使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070。这样,在不新增加农业用水总量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人口增加所需的粮食生产能,做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
2节水灌溉的技术体系
f21节水灌溉的内涵
节水灌溉技术是为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措施组成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3。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将提高灌溉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或总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以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211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指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对天然状态下的水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控制和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水量的技术活动。这些技术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212节水工程技术措施节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