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摘要:对节水灌溉宏观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农业用水供需平衡出发论述了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全面评价节水灌溉系统,提出了其技术内涵、标准体系、效益体系;指出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指导方针及重点地区。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发展对策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水危机的加剧,节水灌溉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认识上及技术上的问题,为此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节水灌溉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节水灌溉的技术内涵、质量判断标准和效益评价指标,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才能保证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
1节水灌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1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
21世纪将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水土资源的开发已近极限,而人口将达到16亿。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生产提出了艰巨任务,对灌溉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6亿,2030年人口达到16亿,按人均占有粮食400kg计算,201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8亿t左右,2030年的粮食需求量达64亿t。为满足粮食需求,灌溉面积应有相应增长,到2010年灌溉面积应达5667万hm2,比现在净增533万hm2,到2030年灌溉面积要达到6000万hm2,净增867万hm2,需要增加大量农用水。我国现农业用水量约4000亿m3,其中70~75用于粮食生产,即3000亿m3左右。我国粮食总产45亿t中,23由灌溉面积上提供,即3亿t,由此推算,我国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为1kgm3左右。按这种水平,我国农业用水需求量:2010年5800亿m3,2030年6400亿m3,较现状分别增加1800亿m3,2400亿m312。
12严重缺水威胁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工业及城乡生活供水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供,在水资源供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之前,农业用水将会不可避免地被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所挤占。
f事实上从80年代水危机开始,大量农业用水已逐渐转向工业和城镇供水。以华北地区四省为例,1993年与1980年相比,在总供水量减少27亿m3的前提下,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增加33亿m3,农业用水让出60亿m3。
3
根据水利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我国目前在建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约450亿m3,南水北调供水工程约为330亿m3,加上引额济乌、引松济长、引江济淮等一批新建蓄水、引水工程以及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新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