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与整合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古代圣人先贤的思想智慧在历史的大浪里几经沉浮,流传千古后至今仍然熠熠闪光,成为了人类公认的最好的教育。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就是用民族文化哺育儿童,培养他们宏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独立坚毅的人格精神,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注重国学的浸润、融合和积累。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我园,与晨间音乐、早操活动、晨会活动、环境创设、领域教学、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规范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渗透与整合。幼儿时期是开展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正在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为了把这一最好的教育传承下去,我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经过两年来的坚持和推广,加深了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我园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1、摆正心态,重新认识国学经典教育。我们曾经以为经典诵读就是单纯的学学古诗,念念古文,是简单重复的死记硬背,经典著作里那些苦涩难懂的文字和高深莫测的言语想想就令人望而却步,所以一些老师在学国学之初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无甚作为注解。后来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关于2只蚕子的故事案例却改变了大家的这种心态。故事讲述了2只蚕子因为不同喜好对同一种食物的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命运:喜食新鲜桑叶的蚕子长得白白胖胖,不喜欢吃新鲜桑叶的蚕子则长得很瘦小,最终被主人丢弃。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做一只对新鲜桑叶敏感的蚕吸收的养分最多;而原地打转在陈旧叶子上不动的,只能变得又黄又瘦,难逃被主人弃之的命运,因为它即便日后产茧也是次品!为了不在今后的竞争中被抛弃,教师们端正了学习心态,纷纷以第一只蚕子为榜样,开始了蜕变的历程。于是,在我们推开国学经典教育这扇大门,并一步一步接近她后,一点点地被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因为它一是涵盖面广阔,包括语言识字、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常规礼仪、自然常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二是语言优美、文字简练,三是思想智慧高远,并且最终回归到对幼儿施行德育中来,与当前教育异曲同工,古人先贤眼光长远思想高深由此可见一斑。在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国学经典以后,从2010年开始,我园掀起了在全园范围内开展国学经典教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