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探析
作者:郭丽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0期
【摘要】幼儿时期是学习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阶段加入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经典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的发扬与传承,可以提高幼儿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可以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长时间的国学经典教育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从小培养幼儿对民族的自豪感。除此之外,国学经典教学也能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本文将从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国学经典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明确教学方法,希望对幼师之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学经典幼儿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0009902
前言
国学经典的内容积淀了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促进我们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近年来,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渗透到了中小学的校园,其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有关国学经典的教材被引入了幼儿园教学。在幼儿园中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
一、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
第一,国学经典教材的引入不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幼儿园中引入国学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提早了解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很多幼儿园为了可以赶上时代的潮流,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直接加入到了课堂中。但这些内容主要以古汉语为主,文字晦涩难懂、内容涉及面广,对幼儿来说学习难度大,而且这些经典著作中有些内容与现代思想背离,如果照搬全教,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教师教学方法古板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幼儿阶段正是一个人发展的启蒙阶段,其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学习中很多幼儿对知识的学习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很多幼儿虽然可以熟练背诵《三字经》里的片段,但是却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把古诗词的教学当作了国学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严重偏离了国学教学的目标,根本无法达到对幼儿的教育目的。
二、明确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教育目标
f1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其中
传统教育模式下,采用的都是背诵模式,这对孩子而言是相对枯燥乏味的。教师可以结合国学经典中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当中阅读国学经典,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对国学经典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以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