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1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124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第二条125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12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2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28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130三个有利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针对性姓13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2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梯次推进13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统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3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13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1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方略是:依法治国治理国家方略138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3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对台政策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4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14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42意识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表现14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44对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46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论论1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独立性反作用148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14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政治体制改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150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151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152毛泽东思想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