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和运作
赵祥承
内容提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动作》是我校正在进行的《农村初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一是小组模式是如何构建的,二是小组模式是如何运作的,为课改班级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较系统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正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特点,让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加学习、活动和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小组模式的构建。1、小组的组成。每个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先按成绩好坏将全班分成6个层次,由成绩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常务组长(个别能力太差或太自私的学生可调入第二层次)。再由常务组长在第二层次中挑选自己的助手,两人再在第三层次中挑选组员,依次类推,组成6人小组,从优到差按16编号。在分组中要考虑男女生的比例、身高、个性的差异等。2、小组的座位编排。组内座位原则上按编号相邻的同学对坐,便于同层次的一起探讨,低一层次的同学方便请教;小组内每两周可对调一次,小组间也可两周调一次。至于小组的座位摆放形式,可传统的前后排坐,也可面对面围坐。3、小组的岗位设置及职责。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能力选定常务组长,然后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常务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和工作能力选出纪律组长、记录组长、学科组长、清洁组长、文体组长等。常务组长是小组的领头羊,主要负责本小组的日常学习、纪律、思想等各方面的管理;负责本小组各科的预习安排、合作探究、小组展示、信息反馈等;对小组成员的日常表现进行考评、周小结、学期总结;对小组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纪律组长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常务组长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并作好记录;记录组长的职责是记录本小组的展示分(个人展示得分可轮流记)并统计成员个人得分;学科组长则对学科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收发、统计;清洁组长负责小组清洁的安排,组织打扫;文体组长负责小组内的文化建设、文体活动,协助完成组内其它事务。4、小组的基本功能。小组是班级管理最基本的单位,它既是管理小组,也是学习小组,还是清洁小组,活动小组。小组要实现“人人有事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