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力,觉得自己想在教学上超出大伙们是不可能,想通过教学调到好的学校也是不太可能,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却又没信心努力,拿的是新教材,走进课堂,如何用新的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用新的学习方法茫然不知所措,数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形成。(二)、学生现状形成的原因1、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分析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既是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更与他们所在的地理环境、家庭条件和教育引导有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自卑心理较强是妨碍自信心树立的主要心理原因。自卑心理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造成自卑心理的因素有: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对自己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天生学习能力差,“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也有在学习上曾经受到过挫折和失败,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形成自卑心理。(2)数学能力和水平不强。由于农村小学生对社会了解太少,接受新事物较慢,数学基础不牢,在课堂学习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数学知识时,会在掌握和理解方面出现困难,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缺乏自信心。(3)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不当。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少数优秀生,忽视大部分的学生,使不少学生怀着失败的心态,身心发展受到压抑;有的教师事业心不强,上课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还
f有个别教师因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便批评、讽刺、打击他们,久而久之,使之丧失自信心。(4)家庭教育严重缺乏。农村小学生地处偏僻地区,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待孩子的要求出现两种极端,一是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子女若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会愤怒、失望、或冷嘲热讽,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压抑,导致自信心缺乏;二是认为子女认得几个字,能算简单的帐就行了,对子女要求不严,不能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造成孩子厌学。2、不良学习习惯成因(1)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身教胜于言教”、,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好的榜样影响将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老师要求学生在本子上把字写端正、工整,而自己的板书却常常是龙飞凤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