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对初级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人意,在开设英语课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一些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英语教学条件差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部分学校有录音机、vcd机、电视机等电教设备,但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英语教师上课基本上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最多加一台录音机,中学阶段英语听力考试时用学校的广播来播放英语磁带,听的效果特差,满足不了教与学的需求。英语课堂容量小,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趣味性不强,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操练的积极性。二、师资缺乏,水平不高大部分英语教师没有本科学位,具有大专和中专文凭的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可担任英语教师。他们英语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日常的口语表达不太流利,英语专业知识模糊,发音有些不准,书写不规范,教学方法死板、单调,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谈不上教学艺术性。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
f新的使命。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具体地说,实施英语情感教学主要应遵循如下四条原则:1、寓教于乐原则。教师要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这条原则与“乐学”的基本精神是相应的。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原则时,虽然操作点在于引发学生的快乐和兴趣情绪,但其目标并不停留在低层次的情绪调节上,而只是以情绪调节为切入口,藉以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外在乐”向高层次的“内在乐”方向转化。这种转化的实质是变“乐中学”为“学中乐”,达到治学的最高境界。2、以情施教原则。这是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条原则。既然是“情感教学”,当然要“以情施教”。这条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