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焊装质检员。
3、工作职责:
对产品实现过程实施监控点检验,通过数据采样、统计,保证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建立配套件质量控制程序,对供应商实施质量监控,以确保供应商能按时提供可靠的、符合使用要求的配套件。
具体工作职责如下:1、依据检验指导书实施对生产过程质量检验,鉴定其质量,确定其合格与否。对不合格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2、制定抽样方案,区分检定批的质量水平,确实接收与否。判断与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3、制定数据采样、统计方式,对数据进行监控,判断工序的稳定情况,考察工序波动及演变趋势。确定波动产生的原因。进行工序能力的调查与控制。系统地分析质量检测的数据与动态,报告产品质量状况与趋势。4、负责编制年、季、月度产品质量统计报表,对产品质量目标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并提出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
4
f5、制定产品实现过程质量控制计划。设置质量检验点,判断与确定产品质量缺陷的严重程度并分级。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选定发生频率较多的不良项目作为识别质量改进的依据。定期对生产环节的各类产品进行评审。
6、对质量整改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跟踪。7、负责不断对检验点进行优化,确认检验手段的精确度,进行改善与增配。8、参与新产品、新项目的样件质量确认、小批量生产跟踪。9、制定配套件进货检验程序、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指导书。10、对配套件实施抽样检验及鉴定报废品。11、对配套件的使用质量状况跟踪、统计,对供应商交货质量实绩整理与评价,提出配套件改进意见或建议,供应商质量改进的监督。批量使用后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产品一致性进行评价,参与公司合格供应商的评定。12、组织生产过程质量事故及配套件质量事故的处理。13、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三、实习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与所需知识技能
1、基本业务流程:焊装质检员的主要检查内容是:焊接件的外观质量及控制尺寸检查。对于分总成、焊门、包边等工段的质量检查实施“三检”制度。具体如下:A首检:根据工艺卡和检查指导书要求,对零件进行全面检查,工件检查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或用色笔记录在工件上,放在机台旁边作为参照样件;经检验不合格的首件,不允许继续生产。并将该信息传达到机台长或班长以上的人员。由
5
f于工装或其他原因不能保证工件合格,按工艺工程部规定实施放行,但质检员不应在带缺陷放行的工件上贴上合格标签。
B巡检:巡检频次按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