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
1
f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
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第二章动物营养原理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对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要求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为今后从事畜牧业生产打好基础。2.教学内容:第一节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第二节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第三节动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