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敬畏教育是做好教育的前提
作者:田馨来源:《开心素质教育》2014年第03期
【摘要】教育者应该主动担负起对教育的敬畏责任,从而让敬畏之心成为从事教育的动力。要真正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意义和目标,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要不断学习、尊重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发展、完善和创新教育。
【关键词】敬畏责任教育独立人格教学规律
教育的确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尽管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历经数次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依然时刻在刺激着我们疲惫的神经。当今社会对教育的争议,家长因对学校教育失望而产生的数落,教育工作者自身对工作的职业倦怠和消极态度,似乎都可以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方面找到答案。但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也应该承认,教育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可能与我们自己本身对教育敬畏感的缺少有关,时时谈教育、天天搞教育、月月说教育和年年抓教育的我们也因此最容易把教育看得简单化。
教育伴随人类历史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的文明发展而进步。在几千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丰富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地探索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积累了无数智慧和经验,形成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可以说,相对于前人对教育的理论认识和所取得的成就,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知识和经验上都明显不足,甚至显得幼稚。因此,对教育本身,对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我们保持一定的敬畏无疑是正确的态度和谦虚真诚的体现。
既如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更应该主动担负起对教育的敬畏责任,从而让敬畏之心成为从事教育的动力。
敬畏教育,就是敬畏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敬畏人类千百年积累的智慧和经验,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这应当成为现代教师基本的教育道德要求。只有永怀敬畏之心、潜心研究教育规律和方法的人,才能真正参悟和领会到教育的本质,才可能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获得进步。
敬畏教育,首先就要真正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意义和目标。从产生之初,教育就是人类的一种生存需求,生存就要学习,就要面临教育,教育因此就成为让生命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到今天,其追求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它已经被赋予了引导人类从凡俗走向高雅、从技术走向思想、从混沌走向文明的新的内涵,实现了其功能性的质变。因此,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