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场由红光实业自导自演的瞒天过海会计造假案终于尘埃落定,这场中国证券民事诉讼第一案也让我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了更高的期待,如何避免类似的审计失败安检再次发生也广为热议。
5
f2.审计理论概述
21审计的概念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按照主体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
22审计重要性及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
221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错报是重大的。”由此可以看出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影响程度而定的;对重要性的判断要视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都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
222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特征。金额大的错报显然比金额小的错报严重。这是从数量方面考虑,但是有时候有些错报金额从量上虽看虽不严重,然而从性质方面却非常严重。同样的金额错报,涉及舞弊或违法的错报对报表使用者更重要。因为这会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产生怀疑;由于履行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义务引起的错报,因为可能改变契约的条款从而影响被审单位承担的责任,即使在其他情况下认为是较小的错报,此时也是重要的;影响收益变动趋势、收益结构或盈亏状况的错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这些均是目前审计重要性判断的通用标准。
223我国目前对重要性判断的确定及考虑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因素,都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等因素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6
f(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不同的报表项目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