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吗?和普通学校的老师们一样,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名名残疾孩子叩开知识殿堂的大门,体味到成长的快乐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幸福。并且,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们特教教师还有着特别的幸福。这种特别的幸福,来自于被学生和家长迫切的需要,真诚的信任,特别的依赖;来自于我们工作在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的环境。记忆中,有许多这样的画面。
刘永琪是出生时难产窒息造成的轻度智障,他固执、倔强、多动、易怒、爱打人。刚来时根本呆不住,说跑就跑,速度之快连老师都追不上。经常见他与同学怒目相向、大打出手,根本不听老师的话。真正让我打开心锁,走进他的心灵的是一次“流血”事件。下课后,他又不见了,当我终于在隔壁缝纫室找到他,带他回教室时,他突然把门关上,我猝不及防,手指被夹在了门缝中,血顿时流了出来,他被吓得捂住耳朵连声尖叫,我曾听她奶奶说过:他受到强烈刺激后会变得十分暴躁。我顾不得自己受伤的手,连忙把他搂在怀里安慰他:“不怕、不
f怕。”直到他情绪稳定。从此我们的关系改善了,他变得特别爱粘我,早上上班时,他会跑过来抢着给我提包;带好吃的会先让我吃;累时会给我捶背;放假时还说要请我到他家吃奶奶包的饺子呢!他的一点点进步,其实也是我在慢慢成长。我惊喜地发现:这些缺失智商的孩子,情商还在,他们也是有感情的呀!
8岁的任从樨,重度智障,多动症,语言障碍。是个留守儿童。只有一个70多岁腿脚还不灵便的奶奶照顾他。他刚来时油头垢面,似乎从没洗过。上课坐不住,从来不回座位,根本无法与他正常交流。不仅这样,他还在我上课时,凑到跟前,把小手高高扬起,嘴里说着:“气死你,扯你嘴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时一天要尿7、8次,当我给他换掉尿湿的裤子时,他还在不断的说着:“气死你,扯你嘴巴。”说真的,当时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生气、愤怒、委屈……泪水盈满了我的眼眶。我真想冲他大发雷霆,可再看看这孩子,依然保持着他那招牌式的笑容。慢慢的我平静了下来,他是一个智障儿童,他什么都不懂啊!于是我细心的观察他,利用一切机会关心他,教育他。上课时我手把手的教他;上下楼梯时,我亲自领着他;游戏时,我和他一起玩踢球,搭积木。渐渐的,他变了,骂人的次数少了,上课时偶尔也回座位了,还能主动捡起地上的废纸了,给他吃糖时也会说“谢谢老师”了,……这一声声“谢谢”胜过千言万语,冲刷了我所有的痛苦和委屈。对于孩子们的改变,我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