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和历时态、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重视科学研究价值中的二重性,指出语言学研究应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轴线分开进行。共时态语言学关心的是联结共存要素和在说话者的集体思维中形成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而历时态语言学则研究各项非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成系统。此外,索绪尔还从系统性角度奠定了现代音位学的理论基础。他对语言学中的要素也进行了上下位的分类,符号(心理要素)归为第一位,声音(生理要素)归为第二位。《普通语言学教程》全书分六部分:绪论、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关于回顾语言学,其中前三部分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历时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基本延续了前人的观点,但纳入了他自己的理论框架,地理语言学属于外部语言学。在绪论部分,索绪尔主要叙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研究任务、语言学和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对象、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以及音位学等。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三章语言学具体对象(即语言)的确立。索绪尔首先否定了声音和言语作为语言学对象的可行性:(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能是声音。因为声音只是思想的工具,本身的存在没有意义。如果声音和概念相联结,形成复杂的生理心理单位,又将导致语言学的研究与其他科学相交叉;(2)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能是言语。因为言语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既包含了一个已确立的系统又包含了一种时间上的演变。假设研究对象是言语的话,我们就会进入一个错综复杂而又毫无关联的怪圈里。因此,索绪尔提出要把语言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语言上,明确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在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关系:言语(行为)语言言语活动中的个人特征。从这个等式中看,语言是言语的一个确定的基本成分,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而言语则是言语行为在社会方面和个人方面的总和;从语言的形成过程看,语言在言语中产生,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在头脑中的系统;从言语的产生角度看,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和所产生的结果,是规约性的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具体体现。语言和言语是紧密相连,“但是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并没有妨碍到它们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因此,索绪尔认为应该设立两门学科分别研究语言,一门是语言学,一门是言语学。为了强调语言学的同质性和系统性,他还将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