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认真贯彻实施《饲料标签》标准促进饲料工业持续
健康发展
作者:沙玉圣王黎文武玉波发布于:20131108111046来源于: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点击量:197
我国饲料工业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经过30多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包括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饲料机械以及教育、科研、检测等支撑体系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产业体系。从2010年开始,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饲料生产大国。2012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194亿吨,总产值6463亿元,饲料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保稳定、保供给、保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饲料标签》强制性国家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是饲料工业行业管理的两大重要基础性国家标准之一,比1999年首次颁布实施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还早了十多年。作为饲料行业管理的重要抓手,经过20多年的实施,在规范饲料行业生产经营秩序、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5月1日,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正式施行,对执行多年的饲料标签制度,新《条例》按照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应当标示的基本内容。为使《饲料标签》标准与新《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相协调,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组织力量开展了《饲料标签》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2013年10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饲料标签》GB106482013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该标准将于2014年7月1日实施。
新标准总体框架与1999年版标准以下简称“老标准”基本保持一致,在技术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适用范围新标准将适用范围界定为“商品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包括进口产品,不包括可饲用原粮、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养殖者自行配制使用的饲料”。与1999版《饲料标签》标准相比,主要变化有两点:一是合同定制的饲料不再被豁免,今后需要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制作和附具标签。由于老标准不要求合同定制的产品附具标签,但是,并没有规定合同定制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因此,合同定制产品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饲料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集团企业以合同定制的名义,对于其分、子公司流通的预混料或“核心料”常以“白袋子”包装,不附具任何标识,不仅管理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监管,而且一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