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对重点关节结合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学习策略课前预习本节重点内容。在学习中首先熟悉骨的分类,骨结构命名的原则,然后对照骨标本辨识结构,借助骨标本描述结构。在下肢关节的学习中,主要结合示教标本,归纳总结重点关节的结构特点,包括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利用肢体动作演示关节的运动。课后当天及时借助图谱或利用实验室复习巩固要求掌握的内容。第二节下肢前面浅层和股前内侧区教学目标了解:1.股前内区、小腿前外区皮神经的分布。2.缝匠肌、股内侧肌群的起止。3.股静脉的行程及属支。。4.股中段断面解剖自学理解:
7
f1.大隐静脉静脉回流特点。2.阔筋膜及其形成结构。3.股前肌群、股内侧肌群的作用及神经支配。4.血管腔隙、肌腔隙、股鞘的形成。5.股疝、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解剖。6.闭孔动脉、神经的行程及支配。7.能够阅读理解下列专业英语词汇:greatsmallsaphe
ousvei
superficiali
gui
allymph
odessaphe
ous
ervefascialataquadricepsfemorisiliopsoasadductorbrevisiliotibialtract;lacu
amusculorum;lacu
avasorum;femoralsheath;femoralca
al;femoraltria
gle;adductorca
al掌握:1.大隐静脉的行程要点及伴行神经,五大属支及伴行的浅动脉。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及引流区。2.髂胫束的形成及作用。3.股前肌群、股内侧肌群的组成、排列。股四头肌的起止、作用及神经支配。4.血管腔隙、肌腔隙、股鞘、股三角、收肌管的境界及内容。股管的特点及交通,股环的境界。5.股动脉的行程及分支分布概况。6.股神经的行程及分支分布概况。重点难点重点:1.大隐静脉。腹股沟浅淋巴结。2.髂胫束。3.股四头肌。4.局部重要结构血管腔隙、肌腔隙、股鞘、股管、股环、股三角、收肌管。5.股动脉、股神经。难点:血管腔隙、肌腔隙、股鞘的形成。股管的形成与交通。学时分配1学时理论,6学时实训实施方法在实验室通过“三段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即课前提示→学员分组解剖、观察与教员巡回指导→课后小结。课前组织全体学员对遗体默哀3分钟,以示对遗体捐献者的尊敬,并自始至终珍惜和利用好遗体标本。学员主要通过分工协作、模拟手术的方式,实地解剖标本,并借助示教标本和挂图观察、学习、讨论。在教员的引导下探讨相关临床应用解剖问题。理论课讲授安排在下肢实训课结束后,主要通过图文、动画、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对股前内侧区的肌、血管、淋巴和神经进行系统总结,对重要局部结构进行归纳,并联系临床应用进行引导式阐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