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了小组创意式拓展学习的方式。首先布置任务“四人合作,每人先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断,组内交流;其次每组再推选一位代表上台交流,形式自选”,结果很多组形式多样:有的一人唱,一人朗读,一人阐述选取该片断欣赏的理由;有的四人充满感情地齐声朗读;有一组一人朗读时,一人快速画雨中景,一人点评。最后,同学自由点评各组的表现,本来很难学的一篇文章,同学们却很感兴趣。又如我曾上过一节整合课,内容是必修五“直面人生”中的板块“苦难中的尊严”,这节课需完成《论厄运》(培根)《直面苦难》(周国平)的学习,难度较大,上得不好,就会上成枯燥的政治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结合课题研究,设计了让学生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的环节。课前,我列出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介绍司马迁和屈原,课本剧编写并表演(假若司马迁与屈原在汨罗江边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结果,这个环节为这节课增色不少,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满怀深情地说,我对屈原和司马迁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感知上更深一层,为我下面的选修读本《史记》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我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也挖掘出我在文学方面的一些潜能,我学会了如何写剧本、改剧本以及如何挑选演员。在写剧本之前,我要查阅资料,这样无形中也为自己积淀了一些历史知识;然后和另一名编剧一起修改剧本,这培养了我和别人互相协作的能力;在挑选演员方面,我学会了如何维系同学间的关系,通过平时对同学的观察,为剧中人物挑选合适的演员。再次,这项活动的推出,我觉得对我也是一次挑战,之前我没有创作过剧本,或根据课本来改编、完成新的剧本,不过现在,通过这项活动,我又掌握了一项技能。我敢于
f站在讲台上,向所有同学展示我的作品。最后,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可以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样,我们在牢牢掌握知识的习能力,丰富学习生活,一举多得!总之,我在课题研究中,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对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及操作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提高了自己。我原先认为,开展合作学习,把任务交给了学生,老师就可以轻松一些了,其实不然,合作学习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以前,备课时,看看教参,参考一下别人的教学设计,准备好几个问题,一步一步按自己的设计来,只要自己准备充分,课上绝不会出什么漏子,老师竭力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忙着记笔记。可开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