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消费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而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只能沦为这种新型用户平台级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让人们开始高度关注微观企业层面上的平台模式。在中观产业和宏观经济层面上,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模式(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共治理),实际上是一种对多个产业甚至是全社会资源进行开放重组和融合再造的组织方式。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微观层面上,海尔、韩都衣舍、阿里巴巴、滴滴等众多的企业组织,也已经在企业内部积极尝试走向平台化。
本报告期待与所有感受互联网组织变革的人们,共同探讨组织的运行规律与变革,无论是传统组织的管理者、研究机构的学者,还是新型组织变革的亲历者。为此,本报
1
本报告中涉及滴滴公司的相关信息,时间段为2016年6月之前。特此说明。
2滴滴政策研究院:《20152016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及《20152016年移动出行就业促进报告》。
f告将围绕以下十个议题,展开全面描述和深入分析:
1组织结构:大平台与小前端的设置与调整2绩效:平台化组织前后台的绩效设置与考核3领导力:平台化组织的领导力发展4员工:平台化组织的员工发展5文化:平台化组织的文化特性6运行:平台化组织的内在运行机制7价值:平台化组织运行的效率与效能8生态:平台化组织的外部生态9内部治理:平台化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与机制10多边治理机制:巨型互联网平台的多边治理
这十大议题的提出,涉及到平台化组织的方方面面,也帮助所有人开始思考,这场以“平台化组织”命名的组织变革,对自身究竟意味着什么。
f1平台化组织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显著特征
11市场、技术和人才的新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技术和人才领域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时期的新趋势。
●市场领域:在组织外部,用户需求正在发生快速变化,个性化消费逐渐兴起,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用户希望通过市场交易满足一揽子多元化需求,而不仅是满足独立的需求;此外,共享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改变了用户满足需求的方式。随着基本消费需求的满足,今天中国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已经发生了如下显著的变化:孤立分散相互连接;孤陋寡闻见多识广;千篇一律与众不同;消极被动积极主动。同时,随着制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逐渐削弱,用户需求将进一步主导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而改变供需双方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例如汽车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