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徽省芜湖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君主意志B.“爱人”之心C.内心自省D.礼乐规范2.“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4.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B.发展外贸C.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D.重商抑农5.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A.批判继承儒、道、佛思想精华B.去粗取精,儒家思想更加纯洁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6.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③7.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A.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8.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在敦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