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体的电阻成反比D.由关系式R=UI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CDU=IR和I=UR的意义不同,可以说I由U和R共同决定,但不能说U由I和R共同决定,因为电流产生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A错误,C正确;可以利用R=UI计算导体
f的电阻,但R与U和I无关,B错误,D正确。
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1IU图线不同于UI图线,IU图线为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是自变量,I是因变量。2.对IU图象或UI图象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先仔细辨认纵轴与横轴各代表什么,以及由此对应的图象上任意一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具体意义,如图甲中R2R1;而在图乙中R2R1。


3.IU图线是曲线时:导体电阻RP=UIPP,即电阻等于图线上点UP,
IP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如图所示。
【例2】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在某状
态下的电阻
B.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思路点拨:1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导体是非线性元件。
2R=UI可以计算任何情况下的电阻。
3根据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化判断导体电阻变化。
BD虽然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但可以用R=UI计算各状态的电阻值,A错误;当U=5V
时,I=10A,R=UI=5Ω,B正确;由图可知,随电压的增大,各点到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
越来越小,电阻越来越大,反之,随电压的减小,电阻减小,C错误,D正确。
上例中,若导体两端的电压从5V增加到12V,则导体的电阻变化了多少?提示:由于5V时,导体的电阻约为5Ω,12V时导体的电阻为8Ω,所以电阻值增加
f了3Ω。
利用IU图象或UI图象求电阻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即斜率等于电阻
R
1还是等于电阻的倒数R。
2某些电阻在电流增大时,由于温度升高而使电阻变化,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对
某一状态,欧姆定律仍然适用。
3利用IU图象或UI图象求电阻时,应利用ΔU和ΔI的比值进行计算,而不能用图象的斜率k=ta
α,因为坐标轴标度的选取是根据需要人为规定的,同一电阻在坐标轴标度
不同时直线的倾角α是不同的。
2.多选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