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根据《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主编冯雁杨顺秋金丽芬制定)
【评估】1、环境安全:排除不安全因素,如:电源、有毒气体等。2、评估患者: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需要分秒必争,患者的评估与操作同步进行。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3、有无禁忌证:胸部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2、物品: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棉签、脚凳(必要时)、复苏板、屏风或布帘、快速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3、环境:安全,患者床单元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4、体位:仰卧位。【方法】
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判断意识的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秒)→双手拍击患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唤(喂呼姓名,您怎么啦)→呼救(快来人啊)或请人拨打“120”,记录时间,安置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在病室内迅速去枕仰卧位,卧于软床者,肩背部下垫复苏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有口腔分泌物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快速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喉结旁开两横指部位,
f判断时间510秒→无动脉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确定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男性为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点;女性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3处→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手背上,两手手指相扣,并拢翘起不接触胸壁,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快速、有力、均匀地向下压,使胸骨下陷深度5以上→放松时掌根应紧贴胸壁,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次数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头法→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压额手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鼻孔,另一手抬颏→深吸气后张口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口包严)用力吹气12秒分,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间隙放松鼻翼的手→再次捏鼻吹气连续2次(吹气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
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操作共计5个循环在2分钟内完成→再次判断:触摸颈动脉,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和呼吸情况→若无搏动,继续心肺复苏→若复苏有效,进一步生命支持→撤除复苏板,头部垫枕→记录时间→洗手→继续后期高级生命支持。
2
f【评价】1、评估到位,确保安全。2、操作熟练,人工呼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