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能源:提供能量和做功的自然资源称之为能源。2)聚煤期:地质历史中形成煤炭资源的时期称为聚煤期。主要是在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古近纪和新近纪生代中生代新生代3)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者是煤层之上,通常厚度及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洛的岩层,又称老顶4)直接顶:位于煤层或者是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采煤时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5)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为强度较低的岩层。6)矿井设计储量:矿井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防水、井田境界等煤柱后剩余的储量。7)矿井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井下主要巷道等报告煤柱后乘以采区采出率所得到的储量。8)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9)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称为阶段;阶段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服务的开采范围称为水平。10)采煤工作面:煤矿开拓和掘进必需的巷道之后,形成了进行采煤作业的场所称为采煤工作面。最初形成的沿采煤工作面始采线掘进,以供安装采煤设备的巷道称为开切眼;采煤后废弃的空间称为采空区。11)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12)循环图标:表示工作面各工序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关系13)矿产:矿产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于地壳内的能被国民经济利用的矿物资源。14)矿石品位:矿石品位是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单位含量。15)矿石损失:矿床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数量减少的现象。16)矿石贫化:矿床开采过程中采出矿石品味降低的现象二、填空选择五大常规能源包括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裂变能能源按形式和存在特征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成煤作用三阶段:泥炭化阶段、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煤层的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底板分为直接底和基本底煤层分类:按煤层倾角分类近水平煤层中斜煤层8°25°45°缓(倾)斜煤层8°25°急(倾)斜煤层45°古
按煤层厚度分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煤的元素成分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磷硫常用的地质图有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地形地质图矿井储量: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矿井可采储量矿井类型一般分为大型(120万)中型(406090)和小型(9152130)阶段内划分通常有采区式和带区式井巷分为垂直巷道(立井和暗立井)、水平巷道(平硐大巷平巷石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