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子层罗伯特森: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的统一结构
说明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从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结构特点: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轻油般的流体)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
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白12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多糖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
9
f
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自由扩散:水、脂质主动运输:其余自由扩
散:胆固醇、水、气体、脂溶性分子(氧气、二氧化碳、苯、水、甘油、乙醇)载体具有专一性(选择性)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12被动运输(不耗能的过程):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核糖体)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主动运输(如离子):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核糖体)的协助,同
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线粒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大分子运输(如蛋白质)与膜流动性有关系:细胞中
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代
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
10
f
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入是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
活跃状态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活性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D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C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C之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