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在沙漠中心》教案新人
教版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4.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情感与价值1、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2、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过程和方法:1赏析法和探究法结合。2、多媒体:PPT课件3、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学过程安排:第一程序:多媒体图片导入:
教师问:同学们请看这迷人的景象,同学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什么景象?抽一名学生讲述。师结:师:是啊,在沙漠中心,我们的脑海也许会浮现出漫漫的黄沙、美丽的绿洲、孤独的驼队,还有那奇幻的海市蜃楼……但今天,我们无暇顾及这令人神往的沙漠风景,试想当我们孤身一人在沙漠之中,陷入困境时,我们会遭遇什么,我们会想到什么又该怎么办,现在让我们随同圣埃克絮佩里一起走进沙漠之中……第二程序:走进作者作者介绍:圣埃克絮佩里于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国里昂。他曾经有志于报考海军学院,未能如愿,却有幸成了空军的一员。1923年退役后,先后从事过各种不同的职业。1926年,圣埃克絮佩里进入拉泰科埃尔航空公司。在此期间,出版小说《南方邮件》(1929)、《夜航》(1931),从此他在文学上声誉鹊起。1939年,又一部作品《人的大地》问世。1935年15月,以《巴黎晚报》特派记者身份到莫斯科采访,先后撰写了六篇通讯发表在《巴黎晚报》上。这些文章后被收入杂文集《生活的某种含义》驾机周游地中海,替法航进行业务宣传到处演讲。12月29日,自费驾机飞往西贡,试图以七十小时飞完巴黎到西贡的航程,以此打破纪录获取十五万法郎的奖金。但由于飞机发生故障,迫降在开罗附近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圣艾克絮佩里与机械师普列夫一起在绝望的情况下跋涉了五天五夜,被一支骆驼商队救出。
1
f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重入法国空军。后辗转去纽约开始流亡生活。在这期间,写出《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小王子》(1943)等作品。1944年返回同盟国地中海空军部队。在当年7月31日的一次飞行任务中,他驾驶飞机飞上湛蓝的天空,就此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