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总复习教案
课题:物体的运动(一)
课型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
复习课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不拘泥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线索,充分考虑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改变了从机械运动的定义、运动的相对性开始的常见结构,以学生身边的运动场景引入,从具体的长度、时间测量以及运动快慢比较出发,最后回到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等较为深刻的主题。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1、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
刻度尺、细金属丝、小车、斜面、秒表
学
过
程
程序
内
容
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的概念和减少的方法4特殊的测量方法
带领学生回顾长度的单位
学生总结1:长度的单位有Kmmdmcmmmμm
m及其单位换算
学生练习:
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同学身高172
2、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
。
3、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197
。
4、物理课本长度为258
。
本节内容为识记。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填写时要与实际吻合。长度测量
是要有估读数
提问: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有哪些。
看:
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分度值;
读:
1、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
2、视线垂直刻度尺,
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学生练习:
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
f程序
教
学
过程
不同的刻度尺所测量结果不同在那里、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由什么决定,此题是最好的说明。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多测几次减少误差。特殊测量方法有:测多算少、化曲为直、等量替代。例:测一页书纸的厚度。例:硬币的直径滚轮法测操场的周长例:铁路线的长度6.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50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16__mm。特殊测量时要注意方法的实用性。
复习速度:引导学生,如何理解速度
速度的定学生归纳: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
义和物理慢的物理量。
意义
两种比较快慢的办法:
vst
如百米赛跑:
1、时间一定比较路程(观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