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级别)舆服导从
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13.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
相近的是
A.陈子昂
B.岑参
C.王维
D.李白
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
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
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
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
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8.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年
29
24
47
1936年
30
24
46
1937年
37
26
37
1938年
38
27
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f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1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
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
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
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
21.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
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