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全市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再比如,人们常用的电脑,有人习惯让其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一年中就会多排放出约50公斤二氧化碳;但如果养成随手关机的习惯,就可以减少45的二氧化碳排放;手机充电器不使用时,如果不从电源上拔下来,那么一年就会增加20公斤的碳排量。此外,
f还有很多人都有不少生活陋习: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出行过度依赖私家车;嗜好“一次性”用品等等。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如果意识到这些习惯的有害性,从日常生活点滴入手,注意节电、节油、节气,那么,每一个小小的举动又都能为减少碳排放贡献一份力量。业内专家认为,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做到日常生活节能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普通家庭,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和避免房间过暖,就能减少家庭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用时尚、耐用的陶瓷、玻璃餐具代替一次性纸杯和塑料餐具,用可以反复使用的布艺代替一次性塑料薄膜桌布,用精美的不锈钢筷和竹筷代替华而不实的油漆筷和浪费严重的一次性木筷……等等,都是有效践行低碳生活的较好方式。除了自觉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更加积极的行动来改善环境。如,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对于那些无法避免而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碳补偿,植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增加植树能起到“碳减排”的效果。目前,一些组织正在推广个人“碳交易”,即可以通过自愿认购植物来弥补个人过多的碳排放,由专门的公司来替这些人士种植树木。空调都调高一摄氏度节电33亿千瓦时、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无纸办公效果好节能环保双丰收、节能门窗保温超强、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多乘公汽出行减少地球负担、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减少一次性木筷子使用、低层少用电梯等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环境若是恶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因此,近些年来,一股“减碳”行动潮,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悄然兴起。政府、企业层面的政策和行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众多普通城市居民的推崇,“低碳风潮”已成为许多百姓的自觉行动:出行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