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龄的《从军行》其一、其四及李益的《塞下曲》三首诗的意象、主旨、风格、手法。从军行(其四)从军行(其一)塞下曲
意象
主旨
风格
手法
3、根据上表,尝试小结:(1)边塞诗常见的主题:①②(2)边塞诗常用的手法:
5
f(3)鉴赏的一般方法:三、当堂体验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答: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
四、训练反馈阅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③题(7分)(甲)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乙)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①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_______诗。但是,它们的感情基调不同,甲诗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______________。(3分)②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场面,请说出诗中运用哪些意象来描写场面?(1分)答:
③“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答:
学后反思:
课内探究案(第三学时)【学习目标】
6
f1、掌握鉴赏边塞征战诗的方法。2、品味《蓟中作》、《塞下曲》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重点】方法把握,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难点】主旨理解、手法把握【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人论世了解高适、岑参。2、回顾鉴赏边塞征战诗的一般方法。3、熟读《蓟中作》、《塞下曲》。
二、课内探究(一)阅读《蓟中作》(高适),回答下列问题:1、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答:
2、看到边塞如此萧条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慨?答:
课内探究(二)阅读《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1、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主要用了什么手法?答:
2、最后四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
三、当堂体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7
f1、简要赏析“照”字的妙处。答:
2、“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的修辞方法。3、尾联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