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女性一样,向往自由,渴望爱情,认为只有互相爱慕才是真正的爱情,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这显然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是,现实中,她又是那样的悲凉。也是,这样的境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在于胡兰成的恋爱中,张爱玲做到了全心全意的付出,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真心拿出来。尽管从一开始两人就是不平等的,但她还是从心里得到了满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最终她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抛却了各种非议和忌讳。与胡兰成在上海秘密签订了婚约,婚书文曰。胡兰成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胡兰成这个生性多情的政治流氓并没有给张爱玲带来现世的安稳,外逃期间,仍拈花惹草。带给张爱玲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婚后三年。张爱玲给胡兰成写了决绝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小劫,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5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来得匆匆,去的,也匆匆。来时,是那样的猛烈,热情,惊心动魄。而去时,又是那样的决绝,那样的不念过往。这之中的痛苦,即使在旁观者看来也是极其痛苦的。尽管张爱玲选择了隐忍,但这并不代表着她彻彻底底的放下,爱情的火焰依旧在她内心中剧烈的燃烧。4社会是其创作的熔炉张爱玲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间。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是使她文学天才的重要原因。在张爱玲十一岁之前,她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在成长到一定年纪之后,在她就读的圣玛利亚女子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又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这也正是那个年代的特征,东西方文化的集中碰撞阶段。战乱的同时伴随着的是文化的碰撞,是思想的交流。正是这些时代的因素,使得张爱玲可以同时汲取东西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得其作品中同时充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印记。这一切,与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一年之后,幸运之神又降临到了她的身上,她被转入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大学文学系学习,在一个准西方化文化环境中接受她的大学教育。这一段不寻常的学习经历,不仅使张爱玲对西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吸收,而且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修养的人相处之中,她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有了较为丰富的现实体验“西风”是民国时期国内一个著名的刊物,类似于当时美国的《读者文摘》,由文化名人林语堂担任顾问编辑,其作者大部分为名人,如林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