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天才梦》看张爱玲成才的原因
作者:张西爱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8期
内容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其天才的创作和富有传奇性想一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散文《天才梦》是其公开发表的众多散文之一,该作品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张爱玲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原因,即家庭的熏陶为其打下了创作基础,学校的培养为其创作做了基本的技能储备,爱情的浇灌和社会的磨砺使其创作更富有内涵和意义。关键词:张爱玲天才梦社会现实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年轻的张爱玲在杂志《紫罗兰》上公开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便迅速在当时的文坛走红。在之后的短短数年间,张爱玲陆续在许多著名的杂志刊物上发表了其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这之中既包括小说,也包括散文作品。较为人熟知的小说有《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当然也包括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等等。《天才梦》是张爱玲的作品之一,带有其自传的性质。《天才梦》是张爱玲在刚进入香港大学读书时完成的作品。整个文章有着和张爱玲本人年龄不符的沉着和冷静,作品理智的讲述了在儿童时期自己表现出的种种天才的特质。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生平的解读,旨在通过家庭、爱情、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来揭示张爱玲“天才”的来源:1家庭是其天才梦的不休源泉张爱玲在文学上的突出才华很大程度上来自与她的家庭。张爱玲的祖父,是晚清政府中著名的大臣张佩伦,而张爱玲的祖母更是名门之后,其祖母的父亲便是晚清是赫赫有名的朝廷重臣,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李鸿章。尽管到了其父母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但诗书传家的传统还保留着,家庭中的文化氛围依旧浓厚。在张爱玲的幼年时期,其父母就对其进行了早期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式教育。张爱玲在六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私塾,并开始系统的接触和学习诸如《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古代经典。在《天才梦》中,张爱玲用白描的方法,细致生动的描绘了自己在幼年时期学习古诗词的情境。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自己在一个满清遗老面前诵读《后庭花》时,当读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时,那个满清遗老的眼泪便顺着脸颊流下。这些都是张爱玲的家庭为其天才是的创作提供的良好的氛围。1在《天才梦》中,张爱玲简单直白地向读者交代了她幼年时在文学方面的天才:三岁能背诵很多唐诗,七岁写了她的第一部小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