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哈姆雷特赏析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父亲曾任该镇镇长。幼年在当地接受基础教育,接触过戏剧并产生了兴趣。13岁时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辍学。18岁结婚,八年以后去伦敦谋生。当过剧院的打杂工、演员和编剧等。1619年4月23日在家乡病逝。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形成时期,共写了9部历史剧和2部长诗。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有《理查三世》1592、《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和《威尼斯商人》1597)。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文艺思想成熟、艺术上达到高峰的阶段。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和《麦克白》1606。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的创作晚期,作品由悲剧转向传奇剧,带有明显的乌托邦式的空想主义色彩。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他力求两者和谐的心态。主要作品《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和《暴风雨》1611等。
情节生动、语言丰富、题材的典型性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大艺术特色。他从民间和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把文艺作品锤炼得炉火纯青。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当作典范,号召无产阶级的作家要“莎士比亚化”。在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相继兴起的年代,莎士比亚曾经是欧洲文坛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进步的作家和批评家们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多次较量。今天,莎士比亚的戏剧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内容提要】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是个乐观、充满理想的青年。但是,父王老哈姆雷特突然身亡、叔父克劳迪斯登上王位、母亲改嫁新王等一连串不幸的消息,沉重地打击了他。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厌倦,更使他烦恼的是,他不清楚父亲的死因。
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害死的。克劳迪斯乘国王午睡时,用毒草汁滴入他的耳朵里,毒死国王。鬼魂要哈姆雷特为他报仇,但不要伤害王后,让上天去裁决她。从此,哈姆雷特装出狂妄怪诞、精神失常的样子。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娅把他的行为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御前大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