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不同孕期PT、APTT、FIB、INR四项血凝指标的变化
作者:王敏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06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孕期PT、APTT、FIB、INR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2016年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者孕龄分为早孕组(孕0~12周)、中孕组(13~30周)与晚孕组(31周)。对比早孕组、中孕组与晚孕组PT、FIB、APTT、INR水平;研究组和对照组PT、FIB、APTT、INR水平。结果:研究组不同孕期患者凝血功能比较,PT、APTT随孕期增加呈下降趋势,FIB、INR随孕期增加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凝血指标;妊娠;晚期;孕妇;高凝状态doi:1014033jc
kicfmr201760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06005303妊娠后母体血液发生改变,目的是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血液总容量增加产生血液稀释1。主要表现为高血黏度、低血容量,红细胞聚集显著增多,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相关研究对42例妊娠妇女进行跟踪,分别在妊娠3周、妊娠6周、妊娠12周对孕妇进行抽血化验,结果发现,从孕3周开始凝血因子逐渐增多,抗凝因子减少,这一现象在妊娠晚期尤为明显,高凝状态利于胎盘剥离子宫面的止血2。高凝状态打破体内原有的凝血与抗凝、纤溶与抗纤溶平衡,易发生DIC、早产,甚至威胁母婴安全。还有研究指出,血栓前状态是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死胎的高危因素3。为掌握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本文拟以检测PT、APTT、FIB、INR四项凝血指标,分析PT、APTT、FIB、INR对评价孕妇高凝状态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2016年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妊娠孕妇90例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以9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者孕龄分为早孕组(30例,孕0~12周)、中孕组(30例,13~30周)与晚孕组(30例,31周)。早孕组平均年龄(286±25)岁,平均孕次(13±05)次;中孕组平均年龄(291±31)岁,平均孕次(12±03)次;晚孕组平均年龄(278±29)岁,平均孕次(15±06)次。对照组平均年龄(202±54)岁。入选标准:(1)孕妇心肺功能正常。(2)既往无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脏器功能不全者。(2)肿瘤患者。(3)近期服用阿司匹林者。(4)心肺肝肾疾病者。四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2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对比早孕组、中孕组与晚孕组PT、FIB、APTT、INR水平;研究组和对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