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释放创业人才的力量,让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二、中国国际竞争力五大挑战分析在我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我们也应当看到制约竞争力提高的五大挑战。人均经济占有量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人均GDP仅是美国的123%,巴西的583%,泰国的662%;综合生产率则分别是上述三国的1%、448%和6%。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制约我国竞争力跨越的最主要因素。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与世界级大都市的差距虽在缩小,但生活费用指数已接近纽约,超过了美国主要城市水平,进入高费用的前5名。能源消耗增长过快,基础设施竞争力下降。我国交通、电力等基本基础设施虽呈发展态势,但与其他国家发展速度比较,相对竞争位次下降,健康设施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等评价指标也大幅下降。同时随着能源需求和消耗的增加,可持续发展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金融体系竞争力难以适应经济实力的提高。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大国,我国银行资产占GDP比例很高,有利于资金融通和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作用;但国有银行呆坏账现象严重,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和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
f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要素中,除劳动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要素都在低水平徘徊。在参与排名的51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综合生产率仅高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泰国的6%,巴西的45%,马来西亚的33%,而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核心问题。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落后,制约科技和管理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周边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和菲律宾都低,教育的低投入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与印度、智利和菲律宾比较,我国目前称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合格的工程师都更短缺,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解决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动力问题。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