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6.建功立业反对征伐的形象: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7.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8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羁旅征人形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李白《关山月》10宫女思妇形象。朱庆馀《宫词》王昌龄《闺怨》(二)、形象鉴赏物象(托物言志)鉴赏思维切入点: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自身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2、思路:捕捉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抓住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答题指导:1、提问方式:诗中的某“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或品性)?2、方法点拨:(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2)分析诗歌中事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抓住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等自然属性来概括事物的特点。(3)把握诗歌中常常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自然特点去透视作者赋予此物的精神属性,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身世、处境)。3、答题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分析其内在的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分析所托之情。答题模式:本诗描写了(展现了)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具有特点,在全诗中具有的作用,表达了(展示了)诗人的情感(的特征)。练习:(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