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选取了108个正常企业作为配对样本,样本规模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f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风险预警研究概述第一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概述
第一节财务困境的定义
对于“财务困境”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Altma
1993综合了学术界对财务困境的定义,将财务困境分为四种情形:失败(1)(Failure)典型代表是商业统计公司Du
:Bradstreet采用的“经营失败”(Busi
essFailure)概念,指公司经营因为破产而停止,或者处置抵押品后仍对债权人造成损失;无法按期偿付债务,由于法律纠纷被接管重组等情况。(2)无偿付能力(I
solve
cy),包括技术上的无力偿付和破产意义上的无力偿付。前者是指企业缺乏流动性,不能偿付到期债务,主要用净现金流是否能满足流动负债的支付需要作为判别技术上是否无偿付能力的标准;而后者是指企业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等情况。(3)违约(Default)。违约可以是技术上的或法律上的,前者是指债务人违反合同规定并可能招致法律纠纷,后者则指债务人到期无法还债。(4)破产(Ba
kruptcy),指企业提交破产申请后被接管清算。对财务困境定义的不同必然导致研究对象的差异,从而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国外大多数研究将企业根据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的行为作为确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如Altma
(1968)、Ohlso
(1980)、Caseya
dBartczak(1985a)、Azizetal(1988)。此外也有部分学者把破产、拖欠优先股股利和债务作为确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Beaver1966。Jai
a
d如而Nag1997则将首次发行股票后第三年的资产营运收入低于其股票发行前一年收入的企业定义为财务困境企业。在国内,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比较不规范,可靠性不高,加之数据很难获得,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研究都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建立较晚,退市的企业不多,因而大部分研究又都把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如陈静(1999),陈晓、陈治鸿(2000),吴世农,卢贤义(2001),李华中(2001)等。除此之外,长城课题组(2001)将首次出现亏损的公司界定为财务困境公司;高培业,张道奎(2000)则把企业能否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与否的界定标准。根据《公司法》第157条第4款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第158条规定,上述情形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