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一)膨胀加强带混凝土的设计膨胀混凝土的试配,重点解决超长无缝混凝土施工中膨胀剂掺量控制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问题。在结构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应力,这一预压应力可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温差和干缩的拉应力。根据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关科研人员的建议,原基础C30混凝土内掺6~8的JMⅢ添加剂不变,只需将加强带部位混凝土提高到C35,再加大JMIII掺量,即提高到10~12,产生的膨胀就足以补偿结构的收缩,相应达到控制混凝土变形裂缝的目的。(二)膨胀加强带的具体做法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一层孔径5mm×5mm的钢丝网,并于200mm~300mm设一根竖向φ16mm的钢筋予以加固,其上下均应留出不小于25cm混凝土保护层,钢丝与钢丝网、上下水平钢筋及竖向加固筋必须绑扎或焊接牢固,不得松动,以免浇筑混凝土时被冲开,引起两种混凝土混合,影响加强带的效果。四、在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一)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的质量1水泥和外加剂等原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检验报告,并需符合质量要求。2黄砂级配符合要求的中砂,含混量≤3%。3石子粒径严格控制,含泥量≤1%。4水:饮用水。
f(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做到逐盘计量,各种原材料必须控制在计量误差范围以内,计量装置要定期检查。2装料顺序:石子水泥外加剂砂水。3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先干搅1分钟,再加湿拌2分钟。4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出机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5加强带设置操作要细致,加强带两边放置的孔径Ф5mm钢丝网要固定好。(三)混凝土浇筑要求1浇注温度:混凝土最低浇筑温度应≥5℃;夏季施工一般不宜超过35℃。2浇筑速度:根据现有设备的搅拌能力、初凝时间≥8小时来确定混凝土浇筑速度,且保证在初凝前实施混凝土的第二次浇注,以确保新旧混凝土无接茬、无施工缝。3浇筑顺序以后浇带为中心,从两侧逐步向后浇带方向浇筑,最后再浇筑膨胀带混凝土。4加强带的C35混凝土与带外两侧的C30混凝土应基本同时浇注,高程一致后再同时振捣。(四)混凝土的振捣要求1插入式振动棒采用垂直振捣,行列式排列,做到”快插慢拔”。2由于泵送混凝土的自由流淌,形成混凝土的分层浇注。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中50~100mm,以消除两层中间的接缝,上
f一层混凝土的自然形成厚度不能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3振捣时间:泵送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8~10秒,以防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