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整合训练初探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可以按照具体条件和教学的需求,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
那么,为了缓解学习任务重和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教师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写作需求,整合写作资源,构建前后呼应、举一反三、稳步推进的学期写作训练序列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基于以上考虑,本方案以必修一、必修二中的8个写作专题为依据,对新高一第一学期的写作训练做了重构和整合。
整个学期拟安排6次大作文,第一学段以写人记事为主,第二学段在写人记事的基础上尝试虚构。
目的是学习复杂记叙文的写作,巩固、强化已具备的写作技能,尝试、熟悉新的有关记叙文的写作要求,要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
首先是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是要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地拓展思路,从同一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结论。
写作中,无论是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还是一个词的选用、一个句的修饰,发散思维几乎无处不在。
思维发散得好,可供选择的东西就多,所选取的结果就新颖而富有创造性,所写的文章也就会在各个方面给人以新意。
第一次作文写事特别强调选材过程中的发散,要求学生广开思路,多方摄取素材,解决材料来源问题。
第二次作文记人主要训练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的发散,其本质上仍然是解决材料的来源问题。
请以不能没有你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抓住你的外在特征,写出你的内在品质,表达出自己的爱憎。首先,你是谁——提示学生从人、景、物三个角度发散。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亲人、师长、朋友、对手、偶像、伟人、名人……还可以想到给人以生活乐趣或启示的动物、植物……
f抑或是有生命意趣的物品,像舞台、传媒、书、乐器、画笔、某件纪念品或其它……
也可以是抚慰心灵、寄放情感的自然山水、日月星辰、城市乡村……还可以是抽象事物,比如事业、诗歌、感情等。然后我们要想谁感觉不能没有你——提示学生可从个人、环境、事物三个角度发散。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但一定是我吗?航天事业不能没有忠诚敬业的科技人才吧,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为之骄傲的伟人吧,一个时代不能没有思想的先驱吧,广阔天空不能没有流云、飞鸟吧……最后还思考为什么不能没有你——提示学生从因果关系、假设关系、转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