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科学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不管是什么科目也都或多或少地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教学也不例外,好多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好多优点,同时也摸索出一些有利于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一、合作学习的优越性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交流形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2、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如在三年级上册《做一个指南针》中,不管是哪个同学都能认真去设计,去制作。虽然有一部分指南针不符合要求,但他们的这种合作想象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这里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懂得零碎的知识,而是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3、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把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学生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对这种
f合作学习形式都乐意接受,热情很高。但我们也发现,合作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实际的活动中有的小组往往目标不明,不知从何做起,从何说起;有的小组优秀学生包办了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后进生只有旁听旁观的份;有的小组效率很低,在规定时间内总无法完成任务;有的小组由于意见不统一使活动无法继续下去,还有的小组甚至会讨论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要科学地分组分工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