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看,甲烷是初中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延续,是化学键理论的具体应用,甲烷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起始课,又为本章乃至选修5整个有机化学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又为选修3中共价键的方向性和杂化轨道理论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既承接了初中的知识又拉开了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序幕。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包含了三个板块的内容: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甲烷的成键特征和立体构型;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2、学情分析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有了化学键的理论基础,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未知事物的积极性高,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还有待提高,所以问题设置的梯度要符合学生认知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预期障碍:由于立体几何知识的欠缺,我预测学生对甲烷空间构型的推断和理解以及取代反应的学习都可能会存在困惑。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模型的搭建,能说出甲烷的空间结构特点;通过微课自学、交流讨论、模型模拟,能从宏观、微观、化学符号三个层面描述甲烷的取代反应。【过程与方法】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模型制作、实验探究、对比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模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能源危机和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感受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难点:甲烷分子空间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从化学键角度来理解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机理。5、策略和方法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由生活中的情境引发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我借助模型、实验、微视频启发引导学生,而学生则通过课前自学、交流讨论、猜想对比、搭建模型、实验探究来完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延伸到甲烷综合利用,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教学流程图
1
f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认识甲烷的稳定性
验证甲烷的稳定性
感受甲烷的稳定性
猜想结构搭建模型
从结构角度解释甲烷的稳定性
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从结构角度认识取代反应
回归生活综合利用
认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我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