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研究
余飘萍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内容提要:利率市场化是实现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关键。进入到最关键环节,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指日可待。随着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进程逐步加深,利率波动渐渐在加大,会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形成冲击。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所面对的主要利率风险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利率风险问题,并针对如何防范利率风险,提高我国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步推进的。2003年3月人民银行公布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则明确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基本上是遵循上述思路,朝着上述目标推进的。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式开始。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同年10月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4年10月,基本取消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与此同时率也实现了上限管理。同年11月,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全部放开。截至2008年,放开的本外币管制利率累计达123个品种,管制利率减少到24个品种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出现了困难风险较大。利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