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共产主义理论观点,并作了初步的综合性阐述。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英国状况》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鲜明地反映了他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并于1845年2月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
4
f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整体视野:把握马克思主义,要注意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把握,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三个组成部分。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尽管“它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机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但是,“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关于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部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内容余粮收集制;禁止私人贸易;实物配给制;工业国有化;普遍的义务劳动制;B评价:a否定论: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b肯定论:战时客观现实的反应和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c具体论:前期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19201921)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上的冒进),具有双重性。C转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导火索: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为了革命运动而牺牲广大农民利益。(2)新经济政策A两个阶段:a1921310初:主要任务是从战士共产主义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的形式(国家控制资本生产,通过特定方式与农民进行交换);B1921101929斯大林终止该政策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回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由国家经营退回到市场经营,允许农民自由贸易与私人贸易)。B具体实施内容a农业: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了一定税额实物之后,其他剩余可以用于市场交换,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b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以租借或者租让方式将国家经营工业转为由市场为主体经营;c商业:废除国家配给制与贸易垄断,在国家领导前提下,允许自由贸易。C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的重大发现:a新经济政策必须建立在尊重和适应普遍生产力(俄国的小生产经济)的基础上;b商业是巧妙结合小生产经济与大经济的纽带;c合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