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组成与来源
(1)理论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理论内核:A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C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
(1)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历史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置于物质生产或者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理论,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天然合理”的假象,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3)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
7、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1843年10月中12月中这一期间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并于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彻底完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这个笔记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创立新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1858年11月1859年1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
3
f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